「虔心而行、活在當下」的藝術教育家
典型在夙昔—追懷故吳梅嵩校長
「哲人日已遠,典型在夙昔。」回顧吳梅嵩校長在中華藝校近二十二年的點點滴滴,英氣勃發地談論擘劃藝術教育理念大願,時時刻刻所播下的創意種子,如今學生早已遍布藝術及教育界。吳校長出生於高雄鼓山(哈瑪星)玫瑰教堂醫院,自幼熱愛藝術,更是執著在繪畫的領域,不但具備卓越的領導才能,並且熱心助人,求學時代進入國立藝專美術科西畫組 (現改制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),同時進入已故知名畫家李仲生畫室。畢業後從事美術編輯、企劃、雜誌主編、畫廊主持者等工作,更負笈英國倫敦大學斯雷德美術學院繪畫研究所進修取得碩士學位,返國後,陸續於實踐設計管理學院、東方工專及空中大學授課,因為他的藝術學養深厚、授課生動活潑,與學生互動良好,深受學生們的喜愛與敬重。
吳校長是極少數集創作和教育行政於一身的藝術家,1999年擔任高雄市現代畫學會理事長時期,自稱新浜碼頭藝術空間藝術「工頭」,對於高雄在地的藝術教育、藝文活動推廣不遺餘力。曾擔任台灣藝術大學高雄校友會理事長、前金國中(原二中)校友會理事長、教育部藝術群諮詢委員、流行音樂中心諮詢委員及公共藝術評審委員等職務。除榮獲首屆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,也陸續獲得鼓山國小建校 100 週年傑出校友、前金國中(二中)傑出校友、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傑出校友及60週年傑出校友楷模。另曾榮獲美國佛蒙特州榮譽獎,及獲邀至佛蒙特國際藝術村進行藝術家交流,而其藉由顏料的堆、刮等,沈澱出抽象背景的「熟悉與陌生」及「桌椅語錄」兩幅作品,更是受到高雄美術館、台北美術館典藏,另有許多作品為私人所典藏。
2003年吳校長深信認同中華藝校呂惠美董事長「藝術教育價值遠勝於土地的價格」的辦學理念,因此被延攬到中華藝校擔任校長,有著相同的藝術教育理念,相知相惜,共同攜手打造華藝品牌。他自許不僅是藝術學校校長,也是「藝術園區區長」,把個人創作提昇為「學校就是自己的畫布,校園就是學生的移動舞臺」,將藝術種子根植在學生身上,找到培育藝術種苗的價值和意義。為此,中華藝校獲得教育部所頒發的第一屆藝術教育貢獻獎的績優學校,而他更成為中華藝校創校以來,任職校長年資最長的一位。他堅持對藝術教育的理想作育英才,堪稱台灣藝術教育界的典範,高雄市立美術館更在官網以「懷念吳梅嵩校長」為題盛讚這位以畫家身份轉進藝術教育的傑出藝術教育家。
藝術家是感性的,靈感無法強求,得意的傑作往往是在隨心隨意間出現,吳校長近二十二年時間奉獻華藝、用心耕耘華藝,以「創意不離手,藝術帶著走」帶領著華藝師生們在課程、環境的用心規劃,校園生活周遭的一本書、一花一草,讓老師在這裡開啟學生靈感泉源,學生能夠心如鏡湖的學習成長,栽培出無數的藝術青少年。吳校長無論是在藝術界或教育界的貢獻,就如他的作品意境描述:「不論是一片舊牆,或是一塊仍殘留粉筆書寫痕跡的黑板,有時也會突然出現一些人為的塗鴉,這些記號,常令人想起當日時光種種,深深烙印在與他一起同行的時空記憶中。」更讓所有人無時無刻地回憶起與他相處的點點滴滴!
深耕致力藝術教育扎根的推動,多元跨領域導向課程教學,以及結合社區與地方資源發展藝術教育,是吳校長一生堅守的藝術價值。奉獻藝術教育,春風化雨二十二年,就如學校外牆包覆繽紛多彩的帆布上寫著「對待孩子的天賦,就好比看待一粒種子;給他一點水,它便知道陽光在哪裡」,真是他為國家培育人才的最佳寫照。我們敬仰效法他所樹立的楷模典範,也銘記感念他寬厚無私的大愛,藉由「華藝雅集」園地,表達全校師生對吳梅嵩校長的緬懷跟感念。未來華藝所有師生將秉持他「唯有無私」的精神與理念,並遵循他對藝術教育的堅持與典範持續走他未竟的道路,圓滿「取之於社會,用之於社會」的遺願。